座谈听需察学情,精准施教促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学情座谈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7 15:38:32
为精准把握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与学习需求,切实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9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沧州、泊头两校区同时开展了学情座谈会。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与思政课教师们围绕课程学习畅所欲言,共话成长。
座谈会伊始,与会老师阐明了此次会议的目的,强调了学好思政课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开诚布公,将真实的学习感受、困惑与建议反馈给老师,共同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
沧州校区座谈会照片

泊头校区座谈会照片
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在谈及到开学第一课印象时,同学们谈到:通过开学第一课,对思政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思政课不单单能够学到知识,还可以把家和国联系起来,可以读史明智,知古鉴今;围绕“对思政课的期待”,同学们说道:“我们期待思政课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递,更能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课程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不是空洞的口号。”
针对“教学方法与倾向的教学方式”,同学们提出了多样化的建议。同学们分享道:“我们希望老师能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尤其是那些贴近我们大学生活的案例,比如就业、创业中的思政元素,这样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同时,我们也很倾向于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形式,这能让我们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听课。”
在“希望开展的授课活动”方面,同学们的想法十分丰富。有的同学希望能组织红色基地实地研学活动,将课堂搬到历史现场;有的则建议开展“思政+”主题演讲比赛或微视频创作大赛,让大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还有同学补充道:“如果能邀请行业内的优秀校友或专家来做分享,结合他们的经历讲解思政知识,相信会更有吸引力。”
在“新学期课程建议”环节,学生代表们从课程内容的更新、课后作业的形式、考核方式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大家普遍希望课程内容能及时融入最新的政策理论和时事热点,课后作业可以减少机械的抄写,增加实践性、探究性的任务,考核方式也能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
参会教师认真聆听并详细记录了同学们的每一条建议和意见,对大家提出的疑问和困惑进行了现场解答。在座谈会的最后,与会老师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及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关注思政课并将有关思政课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我们。
通过此次座谈会,我们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我们本学期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精准的学情依据和内容优化思路。同学们对思政课的意见建议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靶向定位,助力思政课教学聚焦痛点,破解难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