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纪念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三周年座谈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19 20:50:58
3月18日下午,在知行楼二楼会客室召开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三周年座谈会。学校校长刘焱和全体在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参加,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主任孙艳丽主持。
刘焱校长首先表达了学校对思政理论课的高度重视,指明办好思政理论课的意义重大,要求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将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同时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的文件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达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目的。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从学情出发,围绕如何提升教学能力、上好思政课等一一发言。赵万涛、孙立权老师从学情出发,着重分析了各个院系学生的特点,认为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以学生为中心,并加强引导。各位新入职教师结合自己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体会和收获,为上好思政课提出一些建议。刘焱校长认真记录对每一个教师的发言,并逐一点评。
最后,刘焱校长结合老师们的发言,对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提出五方面要求:
第一,开展好实践教学。思政课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社会性的学科,当前我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短板,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校与周边,充分挖掘各种革命资源、红色资源,作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依托,提高育人成效。
第二,丰富教学手段。思政理论课要做到,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线上自学能力和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借助融媒体手段,鼓励学生通过自编自导的微电影创作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第三,建设思政课教学案例库。要加强教学案例的分析,挖掘案例背后的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力度。
第四,将思政课的专业性与社会实践性有效结合。思政理论课是一门与时俱进与开放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结合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开展教学,构建文化体系,同时也要扩大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精华以丰富自身研究。
第五,注重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理论课教学要与学情相结合,要深入了解学情,分析学情,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使思政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最后,孙艳丽主任代表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表示,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全体教师将继续加强理论与纲领性文件的学习,全面落实“3.18”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刘焱校长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提出的五方面要求,深入挖掘各种资源的思政价值,实现“大思政”全方位融入,上好思政理论课。
刘焱校长讲话

刘焱校长同与会教师交谈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2022年3月18日